本站域名可出售转让,联系QQ:984014
当前位置:虚拟看什么健康国际不打小孩日,经常被打的孩子心理易出问题
国际不打小孩日,经常被打的孩子心理易出问题
2023-09-24

国际不打小孩日

4月30日是“国际不打小孩日(International Spankout Day)”,最早是美国反体罚组织“有效管教中心于1998年发起。它的英文名称中spank一词俗称“打屁股”,所以有人也将它中文译“无巴掌日”或“拒绝体罚日”。全世界已有上百个国家其民间组织参与此盛事。设立“国际不打小孩日”目的是为了宣传反体罚的儿童人权观念,引起社会的重视。

由来

1989年通过的《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》规定:“任何儿童不受酷刑或其它形式的残忍、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”。

1998年,美国反体罚民间组织“有效管教中心”选定每年4月30日为“不打小孩日”(Spank Out Day),藉由各种活动,宣导反体罚的儿童人权观念。

这一活动先在美国境内推广,后来逐渐得到了国际响应,扩展为“国际不打小孩日”。每年举办活动的国家已经遍布欧洲、美洲、非洲和亚洲。

{page}

俗话说,不打不成才,孩子们有时候实在是太淘气了,父母一时冲动会打孩子,殊不知打孩子不仅给孩子的身体带来的疼痛,也会给心理带来创伤,研究发现,经常被打的孩子,心理健康更容易出问题,容易出现心理偏差!

一、懦弱

如果孩子经常挨父母的打骂,时间一久,孩子从心里对父母就会产生恐惧和疏远,不论心里愿不愿意,都不敢违抗父母的命令,只有乖乖服从。在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,往往会惟命是从,精神压抑,将来在学习上也会很被动。

二、说谎

有的父母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“打”,孩子为了避免“皮肉之苦”,就开始说谎,被父母发现后,有可能打得更重,那么下一次孩子就更不敢说实话。如此造成恶性循环。

三、孤独

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,会怀疑自己的能力,自认为“低人一等”,不愿意与人交往。性格孤独、沉默。

四、固执

父母动不动就打孩子,会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,有的孩子还会用故意捣乱以示反抗,存心让父母生气。有的孩子越打越不认错,越加倔强固执,甚至用离家出走来与父母对抗。

五、焦虑不安

有的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,超过孩子的实际能力,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。父母教育方法简单粗暴,使孩子焦虑不安,终日提心吊胆,结果却往往离父母的要求更远。

六、粗暴

孩子的模仿性很强,在家里挨父母打,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,特别是比他小的孩子。实际上,父母打孩子是起了一个坏榜样的作用。

七、怪癖

有的父母打了孩子之后,还硬要孩子“认错”,以检验教育的效果。这样做,只能促使孩子思想的“排他”倾向加剧。他明明心里并不情愿,但不得不口是心非地“认错”,久而久之,使孩子产生怪癖心理。

虽然打孩子也是为了孩子好,我们也不妨换一种温柔的教育方法。

温馨提示:本文为久久健康网www.9939.com原创稿件,版权为久久健康网所有。欢迎转载,请务必注明出处(久久健康网)及作者,否则必将追究法律责任。

(责任编辑:秦超)

虚拟看什么    手机版    网站地图    QQ号:984014